很多人会被复杂的主任、主任医师、主治、主治医师搞得找不着北,还有很多人搞不清楚究竟是谁对他负责,有事要首先找哪一位?那好,我们就先把程序搞清楚,不要一点小事就天天追着主任跑,既把主任恼火得半死,又让住院医师心生厌恨。
(1)中国医师的三六九等
中国医师一般按资历分为四等:住院医师、主治医师、副主任医师、主任医师。以上是按职称由小到大排序,住院医师是初级职称,如果按高校的级别套,那相当于助教;主治医师是中级职称,相当于高校的讲师;副主任医师是副高职称,相当于副教授;主任医师是正高职称,相当于教授。在很多承担教学任务的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也都是这样套。
这个职称评定一般是按资历,当然如果你有好朋友在从医,就能知道这个职称远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,它永远是大多数医生心口的痛,不说也罢。但一般而言,职称越高,意味着越多的经验积累,意味着越高的权威,当然也意味着越大的年纪、越多的白发。
或许有读者会问,科室又有主任、副主任是什么意思?这是个行政职务,科室主任相当于一个科的行政负责人,当然它一般由这个科室资历最高的人担任,但也不一定,有些年轻人有很高的领导能力或"别的"(这个别的因素就复杂了)优势,他资历不高,却可以领导一个科室(如主治医师担任科室主任)。也就是说,主任和主任医师不是一回事,主任医师是一种资历,而主任是一种行政职务,比如你今年是主任,明年可能就不是了,但如果你是主任医师,不出意外的话,你一辈子都可以顶着这个名号。
(2)出了事先找住院医师
中国的一般中大规模的医院施行的是三级检诊制度。何谓三级检诊制度呢?举个例子比把嘴皮子磨破管用,比如某个医院的普外科,这个科室有一个主任医师,几个主治医师,十来个住院医师。一个住院医师负责四五个病人,住院医师将直接面对病人,他要负责这个病人的病历书写、每天的查房、一般医疗操作的执行,反正一句话,你有什么事首先得找他办。这个住院医师是直接负责人(一般是年轻的医生),他为你解决一切问题,这是他的职责,他解决不了的自己会去找上级医师。
在以前的教会医院,住院医师必须24小时住在医院里,随叫随到,更绝的是,以前有的教会医院还规定住院医师不能结婚,因为你一结婚就有家庭拖累,不能24小时任人差遣。
中国妇产科学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医生--林巧稚,她是中国妇产科界的先驱者,北京协和医院的院士。她一生未婚,为什么呢?因为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协和医院是个教会医院,如果她一结婚就不能在协和当住院医生了。她是个非常让人尊敬的大夫,一生将自己奉献给病人和中国的医疗事业。我们现在说这种话时老觉得有点别扭,但对于那一代的学者,这种表达一点都不过分,中国医学界现在各个领域的最高权威,大多数还是原来的教会医院培养出来的。
回到刚才的话题,这个住院医师的培养阶段是一个医生一辈子最暗无天日的时期,一句话:做牛做马!当然,他们也就是这样苦熬才一点一滴地积累起了行医的经验。
(3)定治疗方案找主治医师
等住院医师终于熬到当上主治医师,他的日子就好过了。这时他不用每天做牛做马了,他一般领导三四个住院医师,这些住院医师将病人的病情向他汇报,他负责拿个主意,定个治疗方案,具体的活就让住院医师去干,如果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,就会将复杂的病人情况向主任医师汇报,请更高一级的人拿主意。
当然,这时的主治医师相当于是住院医师的师傅,他要手把手地带教住院医师,简单的操作让"徒弟"去干,稍复杂点的活还是得"师傅"出马。
(4)作为领头羊的主任医师
而熬到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,一个医生就算功成名就了,他终于可以享受做牛做马所带来的回报,他将会以一个权威的面目出现,光环万丈,在病房里带着十几二十个医生查房,派头绝不会弱于省领导下乡时的排场。他可能三四天才查一次房,查房时下级医师向他汇报病情,他当即拍板,或是向下级医师探问细节,如果他喜欢,把住院医生骂得立马想割脉也行。
(5)"熬"出升天的行医生涯
对于绝大多数的医生,他一生的行医生涯,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挨骂、委屈、战战兢兢、暗无天日中度过的。如果我告诉你,医生不是个好职业,大多数人不会相信,但我并没有骗你,特别是在中国,我所认识的绝大多数同行都曾说过儿子再学医就把他腿给打断的"狠话"了。
好了,再绕回上头的问题,什么叫三级检诊呢?就是住院医师直接向患者负责,主治医师领导住院医师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,主任医师领导主治医师行使诊疗活动,三个级别成金字塔状,等级森严。有个说法是中国目前等级最森严的三个机构是:军队、医院、寺庙,这的确是事实。